全力打造8个美丽圩镇和19个精品村——饶平县“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现场会侧记

时间:2025-01-12 16:39:14 来源:时讯视界

全力打造8个美丽圩镇和19个精品村

——饶平县“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现场会侧记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新培

  风光旖旎的全力千万五联村、笔直宽敞的打造浮山大道、游人如织的个美个精工程九游浮山镇文化公园……9日上午,饶平县组织各部门、丽圩丽宜各镇村的镇和相关负责人走进浮山镇,观摩交流该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成果并召开现场会。品村品村大家边走、饶平边听、县百现场边学、美丽边议,圩镇从成效中找经验,及美居精记从问题中找原因,示范对推进“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工作该抓什么、创建怎么抓,全力千万有了更真切的打造感受,更清醒的九游认识。

  那么,饶平县将如何推进美丽圩镇和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该县表示,将推进新丰镇、建饶镇、汫洲镇等8个镇的“七个一”打造,并以汤溪镇、浮山镇、钱东镇为重点,提前做好新一轮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的创建。同时,谋划将上饶镇永善村、饶洋镇蓝屋村、三饶镇南联村等19个村列入县精品示范村重点打造村,示范带动全县乡村发展,努力推出一批全省、全市知名的“网红镇”“网红村”。

浮山镇农田风光。 饶宣 供.jpg

浮山镇农田风光。 饶宣 供

  “拆、建、管”让人居环境美丽蝶变

  近年来,饶平县抢抓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以“拆、建、管”三步棋,让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

  以拆开路,“拆”出建设新空间。柘林镇省级花鲈良种场前的海堤,曾被违章搭建铁皮屋非法占用了30多年。今年,该镇积极做通群众工作,顺利清拆了违章搭建物2000多平方米,并动员海利公司捐资300多万元建设滨海小广场。如今,滨海小广场已成为当地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主动谋划,“建”出美丽新样板。浮山镇明确“补齐短板、重焕活力”发展思路,聚焦解决镇区群众公共休闲场所缺乏问题谋划打造镇区文化公园、聚焦盘活红色文化资源谋划打造立体式钟厝岭红色文化公园、聚焦东官老厝区活化利用问题谋划贯通东官环村路等,并将其统一纳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项目库,高质量谋划打造“七个一”项目,在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中跑出“加速度”、建出“新样板”。

  长效治理,“管”出整洁新秩序。钱东镇以施厝村为试点,探索试行自建房管理押金制度,通过对新建房住户收取“建房管理”押金,有效破解城乡自建房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难题。浮山镇把创文创卫工作与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紧密结合,激发引导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积极性和自觉性。柘林镇则严格落实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到西澳渡口进行文明卫生劝导,营造良好社会文明风尚。

  打造特色化美丽圩镇和精品村

  提升改造柿饼非遗文化街,举办“浮山柿饼”非遗文化推介活动,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谋划修缮改造钟厝岭红色文化公园,让红色遗址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发挥五联村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绿道骑行、休闲垂钓、露营观光等,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助推圩镇品位提升……“打造特色”“树立典型”是浮山镇推进美丽圩镇和精品村示范创建工作的“秘诀”。

  事实上,此次现场会,饶平县也提出要以目标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聚焦镇村发展实际和美丽圩镇、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思路做好规划,特色化打造美丽圩镇,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宜居精品村。

  在美丽圩镇建设方面,饶平县将聚焦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发展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因镇施策,用好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进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个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的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做好整治、建设、示范文章,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在美丽宜居精品村建设方面,饶平县将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思路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持续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扎实推进污水治理工作,下足功夫破解乡村环境顽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村内道路提档升级,推进农村电力、饮水、通信、物流和消防等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林路结合”“林水结合”“林校结合”,突出“绿美+经济”“绿美+文化”“绿美+运动”“绿美+村庄”, 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饶平县表示,接下来将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全力以赴推进美丽圩镇及美丽宜居精品村示范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美丽兴旺新圩镇”“宜居宜业新农村”,为更高起点更高质量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奋力开创苏区饶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注入“镇村活力”。

编辑:蔡杨 责任编辑:吴燕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