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常态化救助帮扶!梅州将五类人群纳入动态监测范围
掌上梅州讯 日前,落实类人我市印发《梅州市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常态测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低保对象、化救AG超玩会入口特困人员、助帮州低保边缘等易返贫致贫人口、扶梅支出型困难人口及其他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群纳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入动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态监
《方案》要求,落实类人对已经纳入专项救助范围的常态测范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化救否落实到位,以及是助帮州否存在其他生活困难;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保边缘等易返贫致贫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扶梅AG超玩会入口重点监测他们是群纳否符合相关救助条件,一旦符合救助条件,入动立即启动救助工作。
《方案》明确,我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申请、日常走访和随机抽查。困难群众可通过设在乡镇(街道)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或政务服务“一门受理”窗口提出低收入人口申报,也可通过设在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或社会工作站(点)代为提出申报,并按要求提供家庭相关信息。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动员村(社区)组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走访探视困难群众,发现家庭情况发生变化但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应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及时将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县级民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乡镇(街道)抽查低收入人口,直接入户探视抽查对象,了解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及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
《方案》明确,我市对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救助帮扶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单人保”政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综合社会救助。此外,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或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口,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类社会救助。同时,积极开展慈善救助,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黄振韬
- ·4500公里的“心”接力:穗疏携手,让先心病患儿重获“心”生
- ·市领导到港北区覃塘区检查调研网格化管理等工作
- ·广西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收官
- ·高扬旗帜聚民心 团结奋进启新程——港北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 ·“请到广东村落子过小年”短视频征集美满收官!一起感触广东村落子的“赛博春节”
- ·超强剧透!!2023年“壮族三月三”这样嗨!
-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全区第一
- ·覃塘区 :驻点招商结硕果抢抓机遇再扬帆
- ·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 ·“全国网络普法行·广西站”活动在桂林启动#全国网络普法行广西站#
- ·市委国安办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专场活动
- ·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时代——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报道(4月24日)
- ·零差率销售 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 ·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时代 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报道(4月22日)
- ·三月三·看非遗丨“打榔”声声响 起舞庆佳节#八桂歌起绘锦绣#
- ·贵港首次参加中国足协中冠联赛